吃豆腐!我超愛!白嫩更可口。
咳,咳,大家別誤會,可不是隨隨便便的豆腐都吃,可是有挑過的。嗯...算了,越描越黑,回歸正題,豆腐料理是我相當喜愛的食物,只要跟豆腐扯上邊的東西我都愛,豆腐乳、臭豆腐、清蒸豆腐、皮蛋豆腐、麻婆豆腐、碳烤臭豆腐...所以當康健雜誌出現這篇聳動文章,立刻就將所有內容看完。

文章中提到,豆腐富含優質蛋白質,沒有肉類膽固醇、脂肪的缺點,甚至富含鈣質,一般傳統豆腐富含鈣質150毫克,市售盒裝嫩豆腐僅有13毫克,差了10倍多。因為製作豆腐的方法改變,現在以葡萄糖酸內酯(gluconolactone)為主要凝固劑,做出來的豆腐質地細膩、口感軟嫩,但營養價值也跟著不同,為了保存可能還多了添加物—防腐劑。施明智認為,現代生活中的加工食品已經太多,「不應該在豆腐內還吃到添加物。」

另外更有假藉豆腐之名行銷,其實裡面的黃豆比例極低。芙蓉豆腐、蛋豆腐是由雞蛋製成、還有鹽、柴魚汁,完全不含黃豆。魚豆腐添加了具有增稠、結著等作用的「修飾澱粉」,更因修飾澱粉含有磷酸,吃多對骨質不利。一般市售杏仁豆腐的原料並沒有黃豆。現在市售百頁豆腐,多數只剩其名,主要是由人工萃取的大豆分離蛋白製成,黃豆本身富含的其他營養例如異黃酮、卵磷脂或微量元素,經過加工後已成問號?而且吃完一包重約500克的百頁豆腐,熱量破1000。
這些花名在外的豆腐們,可能讓人會不知不覺中,吃進過多膽固醇與鈉,這可是有高血糖、高血脂或高血壓患者最忌諱的食物,本來以為是植物性蛋白,很安全,卻壞了健康。另外,他們的熱量更是破表,可能吃到連自己是怎麼變胖,都莫名奇妙!這些聽起來可口的豆腐,建議盡量少吃。那該怎麼辦,如果想吃到健康的豆腐,還是選擇成分愈簡單愈好!